【商品介绍】
7DVD
孔子之教是对人的生命极度关怀的生命教育。这种教育造就了我中华文化中,重视“以人文化成天下”乃人人皆当视为己任的特色。换言之,人可通过“理想的正道”去更易“朴质”生命的局限及不足。
讲师:赵玲玲 台湾辅仁大学哲学博士;教育部国家哲学博士;台湾师范大学教授兼研究所所长为孔子第七十七代嫡长孙孔德成和国学大师南怀谨、萧天石及吴康的及门弟子。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研究生班及管理哲学班客座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孔孟学会理事;青岛市红十字会红十字微尘文化顾问等。
《孔子人生时教--名家论坛第61部》课程提要: 第一讲:孔子为什么是至圣先师 孔子的思想对于现代社会有怎样的教育意义?孔子的人文时教主要讲的是什么?孔子的教育理念又是什么? 关键词:人文之道道闻道行道
第二讲:孔子的人道核心 孔子的人道核心是什么?学习人道有哪些好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具体涵义是什么?关键词:人道仁义
第三讲:人文的生存法则是互生- 人的可贵之处是什么?怎样的人才可以称为“仁人”?孔子的思想对于西方社会又有怎样的意义? 关键词:以天下为己任管仲齐桓公
第四讲:与时而易 孔子的人文之教如何因时而易?儒家的行己之道指的是什么?学习儒家思想,对人们来说还有哪些实际意义呢? 关键词:时生存之道仁与义敬与和礼与乐
第五讲:人文之教的宗旨与基石 人文之教的宗旨是什么?学与习的关系是什么?教与学的关系又是什么? 关键词:学习闻道行道
第六讲:成器之道 什么是成器之道?成器对于人生有多重要?怎样才可以称为大器之人? 关键词:格局功大器小克己复礼
第七讲:生生之道与德生之道 如何改过?改过会给人们带来哪些影响?为何孔子只认为颜回是好学之人?什么是自省? 关键词:改过避祸不迁怒不贰过
第八讲:学与习 什么是德生之道?敬与义的关系是什么?思、虑分别指的是什么?思和虑有什么区别呢? 关键词:生命圆满敬义思虑
第九讲:循时而教为大本 怎样做到学与时的统一?“六言六蔽”指的什么? 关键词:中庸之道仁智信
第十讲:十五而有志于学 十五岁立志于学,学什么?人生不同年龄段需要不同的“戒”,戒什么? 关键词:人生目标生命价值学习
第十一讲:三十而立 三十而立,立的含义是什么?怎样才算“立“呢?三十岁的人应该有怎样的品性呢? 关键词:而立之年知礼立己立人民无信不立
第十二讲:四十而不惑(上) 怎样才能达到不惑的境界?不惑指的是什么?怎样做一个不被人讨厌的人? 关键词:人情事理仁厚之心
第十三讲:四十而不惑(下) 不惑之年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如何面对这些困难?四十岁的人应该注意什么? 关键词:谨言慎行患得患失以礼待人诚实远怨
第十四讲:五十、六十、七十 五十、六十、七十岁的人生应该是怎样的?分别该注意些什么? 关键词:知天命尽人事耳顺不逾矩 |